“她力量”,在东华美丽绽放! 发布时间:2023-03-08 “她”们活跃在三尺讲台,走在科技攻关最前沿;“她”们是党员,是支部书记,是人大代表……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东华女教师!立德树人、心有大我,是她们的主旋律,共同奏响学校科教报国的优美“乐章”,展现出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东华担当。她们就在我们身边,可爱、可亲、可敬,在东华美丽而尽情地盛放。 “上好一门课,编好一本教材”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有了热爱的种子,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阎克路老师(左一)指导学生论文) “我的梦想就是上好一门课,编好一本教材,这是高校教师的初心,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全国巾帼文明岗负责人、东华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阎克路讲到。称阎老师为教学能手,一点都不为过。阎克路说,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把长期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感到很享受”。阎克路曾承担染整学科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生,历年教学评价优秀,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染整工艺原理》这门课阎老师已经上了几十年,但每次她都没觉得是在“炒冷饭”,认真备课,尽可能把掌握的知识以生动娴熟的授课方式传授给学生。她说,一定要有书本上和网上没有的新东西讲给学生听,他们才会感兴趣,教学绝不“闭门造车”。她还积极尝试国际化办学方式,牵头申报轻化工程本科专业的中德合作办学迄今已20年。“优秀的教学成果离不开出色的科研工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信服”。去国外学习调研,把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带回来;在国内,带着团队走南闯北跑工厂,探究专业理论实践的奥秘。“做科研要‘接地气’”,这些经历都成为阎老师生动教学中的“百宝箱”。正是多年如一日对教学科研的投入热爱和实践积累,让阎老师成功打造了《染整工艺原理》这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主编《染整工艺学教程》国家级教材。 (王朝晖老师(左四)指导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现场操作) 从事服装教育三十多年来,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朝晖教授对教学改革的探索从未间断。王老师所带领的是艺工交叉的教学团队,他们打破设计与工程分界线,将款式设计课程与结构工艺课程同时贯穿整个学期,艺术与技术并进夯实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王老师会引导我们主动思考,特别鼓励我们有自己的设计想法,保护我们的设计热情。”2008届本科毕业生周兰芳说,在东华大学上的专业课和实验课,让自己的梦想开了挂,创建个人高定品牌,并遍布中国几十个城市。“严、实、精”是王朝晖一直秉持的三字工作方针,通过完善专业教学方法、实施双语教学、推进国际合作课程,建立了贯通各专业,由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四个渐进模块组成的中日合作服装艺术设计创新课程体系,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为了帮助年轻人快速进步,王老师从教案书写的规范到课堂教学的驾驭,从工作管理日常事务到“疑难杂症学生”的教育管理等,她将自身从教几十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她以“用心工作、精心教导、真心育人”的精气神影响身边每一位师生。学生周兰芳说,她与同学们有自信站在国际设计舞台参与竞争,有自信承担起“中国未来设计”的责任。而这,正是王朝晖的理想和初心。 “你不是一个人单干,我们是一个团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团队埋下希望的种子,让更多年轻人“破土成长”。 (朱美芳老师(左六)和团队部分成员在一起)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女性需要健康、健康需要纤维”,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院士曾经这样说。2018年,朱美芳所带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40岁,学科背景交叉、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一体的创新团队。新教师入职后如何快速“服水土”、补短板?团队提出“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三个“1”分别指团队导师、国外导师和企业导师,多渠道帮助“青椒”在教学科研上稳扎稳打地成长发展起来,“你不是一个人单干”的鼓舞让每个人内心暖意融融。成艳华老师就是在“1+1+1”帮带模式下快速成长的一位“青椒”。“在科研道路上,朱美芳院士既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她除了启发我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她对于科研和人生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成艳华充分利用团队为青年教师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和新兴技术创新平台,在一次次交流中碰撞出科技创新的火花,取得了不错的科研进展,已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21年获得“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在大家眼里,朱美芳是个不折不扣的“女超人”,可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她一直努力做的就是要尽到一名教育者和科研者的本分。多年来,朱美芳团队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纤维与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化学纤维理论和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 (孟婥老师(左三)和团队师生一起讨论) 作为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教师,机械学院教授孟婥始终如一地践行着中国工程机械重大技术突破的光荣使命,与团队成员一道聚焦高端纺织装备中的“卡脖子”和短板问题,攻坚克难,开发关键技术,在工业织材、地毯织造、经编生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成果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团队里的老教师,孟老师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放在首位,“团队会让人不断突破自己成长的上限,将优秀、奋进的氛围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团队青年教师张玉井感叹地说,“资深教师分享教书技巧,指导我们上课;帮助我们承接项目,传授科研‘秘笈’。团队是我们年轻教师和学生锻炼成长的平台。”一片丹心系家国,育人科研两相彰。机械工程专业课较为深奥,如何引导学生热爱专业,走出乏味的羁绊,孟老师念兹在兹。“孟婥老师在讲授《液压与气动技术绪论》时,从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讲到目前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高端应用,使我们对学好这门课满怀期待。”研一在读的左明光同学对于老师们深入浅出、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授课赞叹不已。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多年来孟老师带领团队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国际仿人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脚踏大地摘星辰,孟老师一路付出一路收获,先后获得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我们是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就是要担当” 有了智慧和担当的种子,“她力量”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向阳盛放。 (陈惠芳老师(左二)带领团队开展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材料学院教授陈惠芳是一名“老书记”,担任复合材料系党支部书记十余年,忠于人民的教育、科研事业,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每一位支部成员的尊敬与喜爱。陈惠芳倡导支部“以党建引领科研创新,用科创夯实党建基础”,通过凝聚科研力量,攻关领先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要让中国高性能碳纤维更‘强’”。在她的带领下,支部党员科研工作者立足学科前沿,持续系统展开科研攻关,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做过成千上万次实验,失败过无数次,但是从没有想过放弃,她带领科研团队稳扎稳打,“科学研究没有捷径,没有条件我们自己创造条件!”“陈老师做科研真的很拼!”谈及陈老师做科研的那股劲,科研团队成员巨安奇连连感叹。陈老师说,老一辈东华科学工作者勤勉尽责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是宝贵的财富,一定要传承下去。这种精神影响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团队立足高性能碳纤维的优势,秉承“双融双促、精神引领、匠心育人”的党建工作路径和内涵,陈惠芳带领支部在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党建和学科建设有机融合、服务广大师生和中心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加强,努力做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所在党支部曾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优秀基层党组织,她本人也获评上海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王璐老师(左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纺织学院教授王璐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二十多年前,国内教育同行还鲜少有人把生物医用与纺织教学相结合。刚博士留学回到东华的王璐,在纺织交叉学科中探索专业建设新路子,在她的主要发起下,学校获批国内首个纺织生物材料与技术二级博士点和硕士点,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本科功能材料-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专业也获准成立,带领团队十年建设,“生物医用纺织品”获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功能材料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尽管已从教近40年,王璐对站讲台这件事情还是乐此不疲。即便已是教授、学科带头人,至今她依然保持着每学年约2门本科课程和1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活力,其中还不乏大一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她说:“做老师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心里喜欢站讲台”。作为纺织生物学科的主要负责人,近年来王璐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科研方向的重组调整以及开展高技术纺织品的研究,不断探索科学新领域,“可诱导韧带再生的高强度植入物系统的研发”“生物医用防粘连疝气补片开发及应用”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先后实施落地,助推产业升级。“微创介入用高强低蠕变线材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微创介入人工血管覆膜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王璐曾任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和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发挥个人所能履职尽责。作为松江区第四、五届人大代表,她还积极参政议政,就松江区与学校的互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G60科创走廊科教融合建设、完善大学城周边交通、加强基础教育方面建言献策,在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表率。 “我们是75后、85后,奋进东华有我们” 百花齐放满园春,东华“她力量”,如此强劲、热烈、绚烂。 (覃小红老师(左二)与学生在一起) “科研女强人”“终身导师”“治学严谨”……是学生给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纺织学院院长覃小红教授的关键词,她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并且是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唯一女性获奖者。“科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覃小红感慨地说道,“做科研就得耐得住寂寞、撑得起理想。”覃小红早早就把研究方向瞄准了纺织的前沿领域:微纳米纺织材料,在这个领域扎进去,一做就是二十年。她带领项目团队聚焦行业发展重大难题,联合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覃小红团队发明了梯度结构成网、高取向成网技术,独创高曲率静电纺丝技术和多模块相位补偿铺网技术,创建了高品质静电纺非织造材料从纺丝、铺网到成型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形成了静电纺非织造材料宏量制备理论、技术、装备、工艺控制、制品开发、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学生王亦涵曾说,覃老师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纺织人。无论在讲台教书育人、还是在实验室潜心科研,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学生能够由衷地感受到老师对于纺织事业的热爱。覃小红也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在艰苦的科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来正视种种压力。“科技赋能现代纺织,未来大有可为!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储玲玲老师(左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 “虽然国外的科研条件较成熟,但作为一名中国人,在祖国大地上做科研更有成就感!”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储玲玲是一名“85后”东华女教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毅然选择回国发展。2018年入职后,储玲玲因地制宜选定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迅速组建团队并全力推进工作,在绿色催化合成领域积淀的创新成果开始得到国内外同行瞩目,产生着国际影响。严谨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品质。博士生杨骏说,储老师总是强调实验必须科学严谨,实验结果要组里同学们能重复得出来,储老师还手把手教我们做实验。在储玲玲的言传身教下,学生实验操作从“茫然无措”,到“有模有样”,再到“一板一眼”,同学们在跟随储玲玲“泡”实验室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快速成长。自2018年起,她带教的成员陆续在《美国化学会志》、《自然通讯》等刊发论文或封面文章,多人次获得科学基金和人才计划支持。她还主动承担研究生必修课程“高等有机化学”及中心教改探索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在尝试将课程向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储玲玲先后获评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学校举办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 (学校女教授联谊会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学校女教师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手工制作)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女教师占比46.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女性占比43.1%。高层次人才中女性人才占比近三分之一,在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学校多措并举为女教师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在加强人才成长发展支撑、发挥群众组织优势、选树典型浓厚文化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女教师专享荣誉体系,依托女教授联谊会发挥女性人才优势、凝聚女性人才。在人事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女教师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支持孕哺期女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举办中国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学术论坛、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立足国际视野,推动女性科技工作者领导力、示范力和创新力的全面提升。 巾帼繁如花,东华教师别样红。科技需要女性、教育需要女性,东华大学女教师们从未缺席,她们自信、敢拼、担当,“她力量”生动展现了奔涌、蓬勃姿态。正是这样的东华“半边天”,成为学校接续奋斗的硬核参与者、传承者和开拓者,是“奋进东华”建设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